从重庆市万州区前往大周镇,车子驶上江岸公路,眼前豁然开朗——高峡间的平湖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连片树林,宛如艳阳下徐徐展包養網开的水墨画卷。
“进入秋天以后,随着中山杉逐渐变色和三峡水库蓄水水位抬升,这里都会出现高峡平湖的‘水中彩林’,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到那时大周镇又会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日前,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任凭指着对岸的连片树林对记者说,“别看现在满山都是树,半包養網山腰下的消落带,以前可都是光秃秃的。”
三峡水库的蓄水水位,每年会在145米~175米之间呈周期性变化。高水位和低水位间垂直落差30米的涨落区域,就是半年水淹半年日晒的消落带。很少有植物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存活,消落带生态治理因此被公认为水库建设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2002年,万州引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中山杉,在消落带进行实验性种植。整整7年的实验性种植,证明中山杉不仅能在消落带存活,而且还长得又好又快。2009年,万州开始在消落带大规模试种中山杉,现在已累计种植3200亩,绿化美化了70多公里的三峡库岸。这些曾经寸草不生的地带,也成了许多鸟类的乐园。
中山杉给消落带添了彩,让大周包養镇出了名,也打开了环境资源司法实践的新思路。环境资源案件的当事人,按惯例都会被判令就地补植修复。2016年,万州区人民法院探索将大周镇设为异地集中修复点,允许当事人自愿认缴生态修复费,由大周镇政府聘请专业人员在消落带栽种和管护中山杉。“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包養網6年来带动种植中山杉约3万棵,形成了面积包養超过200亩的‘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和综合生态保护贡献了司法力量。”万州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许仕钰说。
依托这片“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万州区人民法院打造了“生态修复教育馆”。通过审判现场旁听和教育馆陈列的典型案件,“庭馆结合”开展生态环保普法教育。2020年,万州区林业局、区人民法院又和大周镇签订“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共建协议,打造大周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现在的大周,春天赏花,夏天摘果,秋天拍彩林,冬天品年味,一年四季都热闹。”据大周镇党委副书记张胜介绍,当地已开办了50多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因为这些中山杉,大周变漂亮了,来大周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在外务工多年的刘大林,2018年返乡创办农家乐。随着日月广场、抚琴广场和十里滨江长廊陆续建成,农家乐的收入也逐年增加。“大周超过一半的人都是三峡移民,因为人均耕地少、就业岗位少,很多人都外出务工。靠着这样一棵树,现在不少人都回来吃上旅游饭嘞!”刘大林说。
(本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