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目:四位駐村干部的新年預計
遴派駐村第一書記和任務隊是穩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推動村落周全復興的主要軌制設定。2021年過渡期以來,31個省份和新疆生孩子扶植兵團每輪連續組織遴派50多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和任務隊員,接續為成長中的村落和同鄉們帶來進步前輩理念、資金項目、技巧辦事,為同鄉們排憂解難。
奮斗者的程序永不斷歇,實干者的姿勢永遠向前。本年是穩固拓展脫貧攻堅結果同親村復興有用連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駐村干部們有啥新打算,預備展開哪些新任務?新春伊始,我們的記者訪問4位駐村第一書記,了解一下狀況他們在忙些啥,聽他們嘮嘮新年預計。
——編 者
貴州省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駐村第一書記蔡定雍——盡力開辟更多勞務職位
國民日報記包養者 郁靜嫻
春節剛過,水井村的同鄉們就在茶園里忙活起來。
“我包養網們這里的平地茶,能產春夏秋三季。這兩年村里人氣旺了,荷葉茶、綠茶常常不敷賣。”村平易近王明忠曩昔是建檔立卡貧苦戶,現在在村里茶葉車間當制茶工,每月薪水3000元。支出穩固,王明忠心里挺美,“每年種茶,一畝地還能掙上2000多元呢。”
“山前是山、山后是山”,水井村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平地上,曩昔是個名不見經傳的黔中小山村。顛末三任駐村干部和全部村平易近的盡力,此刻的水井村里,荷財產、平地茶財產都成長得紅紅火火。
“8600斤高原純藕粉訂單,都趕在年前寄到客戶手里了。”提起村里的“明星產物”,水井村村平易近吳海和翻開了話匣子,“我們村蓮藕發展期10個多月,現采挖、現加工,藕粉口感好著呢。”
蔡定雍是中國航空產業團體派駐到水井村的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離開村里,我發明平地茶和蓮藕財產曾經有了基本,那我就接著後任干,在開闢新產物、延伸財產鏈條高低工夫。”這兩年,村里開闢出了蓮子芋泥羹、蓮子陳皮紅豆沙等新產物,還依附荷塘、茶園搞起村落游玩。2024年,全村生孩子藕粉3萬多斤,全鏈條發賣支出900余萬元,帶動務工媽媽明確告訴他,要嫁給誰,由他自己決定,而且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他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也不允許他三心二意,因包養網為裴失業800余人包養次,累計向脫貧戶分紅50萬元。
“村里的產物內銷,本來渠道未幾。”為了晉陞水井村農特產物的著名度,蛇年春節前夜,蔡定雍的過程排得仍然很滿,和村干部一路在貴陽、遵義、臺江等地做傾銷,在“黔貨進央企”農特產物巡回展銷會上擺攤位、“曬”產物。
水井村里,沿木棧橋穿過千畝荷塘,一間紅磚小屋墻上“村落復興直播基地”的牌子非分特別奪目。往年7月以來,水井村請來中航產業旗下的助農團隊,開設了20多場直播帶貨,此刻積聚了一批粉絲,還培育了兩名外鄉主播。“年后第一場直播,年夜伙都挺等待,盼望本年能把村里本身的短錄像賬號做起來,打響水井村的brand。”蔡定雍說。
今朝,水井村在藕粉基本上發布的幾樣甜品,重要經由過程粵黔協作機制,由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的一家食物企業代加工。代加工產物品德穩固,但藕粉作為原料外運也有本錢,蔡定雍一向在揣摩處理措施。年頭,他往了趟廣州,跟廠方磋商,在村里建一條小型生孩子線。蔡定雍說包養網,在當局部分支撐下,本年將和諧工具部協作、和美村落扶植項目等資金,把一部門甜品加工落在村內,開辟更多務工職位。
小山村年年有變更,新一年,村平易近們心里也儘是新愿景。
“最等待的仍是本年的荷花節!”村平易近陶年夜平說。依托蓮藕主導財產,水井村連著8年舉行荷花節,往年還對河流、文明長廊、水上商“但這一次我不得不同意。”展等周遭的狀況舉措措施停止了改革,給景區增添了體系導航標識和美景打卡區,融進普定縣全域游玩“四時歌”。2024年荷花節時代,全村吸引游客35萬人次,營業支出350萬元。陶年夜平在荷塘邊開了家烙鍋展,一天流水就有千把元。
“一個村資本無限,此刻普定縣派駐各村的幫扶干部之間履行‘抱團幫扶、共解困難’。”蔡定雍說,2024年施展中航產業“第一書記辦事團”感化,水井村跟煤沖村結成“拍檔”,選用各自立打的藕粉和生態蛋,配合開闢藕粉蜂蜜月餅。“本年要持續加大力度‘團隊作戰’,整合夥源,開釋成長潛力。”
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鎮臺基營村駐村第一書記韓曉燕——確保脫貧家庭穩固增收
國民日報記者 常欽
本年春節,臺基營村很熱烈。
村里,年夜“小姐好可憐。”爺年夜媽扭起喜慶秧歌,年青人則成為常識比賽的配角。
比賽現場,當標題呈現“脫貧不返貧的要害是啥”,村平易近秦爽高興地舉起手,“我了解,我了解,要害是連續的財產成長。”包養搶答完,秦爽還不忘“埋怨”,“曉燕書記,你這標題出得可不簡略啊!”“村里搞財產,咱年青人肩膀上都有義務。”“曉燕書記”笑著答。
“曉燕書記”年夜名韓曉燕,是臺基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如許的青年常識比賽曾經是第二屆了,“趁著過年大師都返鄉,人頭最齊整,搞點運動大師熱烈熱烈、拉拉家常,既能把人心聚聚,也能把村里要干的事跟大師嘮嘮。”韓曉燕說。
按期進戶訪平易近情,結對幫扶解平易近憂,韓曉燕腳步不斷。“年前,我又把村里的防返貧監測戶都走了一遍。”
訪問的第一站就是盧米換年夜爺家。一進院,就看見盧年夜爺正忙著給新房貼對聯。“盧年夜爺,過年好啊!家里這陣子咋樣?”韓曉燕熱忱地打召喚。“曉燕書記來啦,快進屋包養,此刻這日子過得挺舒心。”
坐在炕沿上,掀開“防貧監測一戶一檔”,韓曉燕當真查對一個個數據,“五保戶政策,每月839元;特困職員護理,一個月496元;地盤進股村上一起配合社,保底支出加分紅,一畝1260多元,盧年夜爺家3.69畝地進股,往年支出跨越4000元……”對完賬,韓曉燕又細心訊問了盧年夜爺的安康狀態和醫療保證等方面的變更。
“此刻這新房建好,有洗手間,還用上煤改電,屋里熱和。年前裝修一年夜半了,等天熱和點,就搬進新家。”說起此刻的日子,盧年夜爺有點衝動,“曉燕書記”忙拉住他的手,“年夜爺,您有啥艱苦隨時找我,咱一路想措施!”
在臺基營村,韓曉燕跑出一份“年夜數據”——145戶常住戶,每家一今年支出監測臺賬,韓曉燕按期停止數據收拾、剖析和研判,確保防返貧監測“不落一戶,不少一人”。春節時代,她率領村委會成員分紅若干小組,挨家挨戶細致排查,重點清楚每戶家庭的支出變更及生涯艱苦等情形。
織牢防貧網,眼光放在重點人群上。7戶脫貧戶,以及2戶監測戶、32戶低保包養網戶、9戶五保包養網戶、28名包養殘疾人、12戶煢居白叟及突發嚴包養網重艱苦戶等群體,都是韓曉燕駐村幫扶的“心尖尖”。“常態化進戶訪問,具體訊問政策落實,‘三保證’及基礎醫療情形,預防性辦法和事后幫扶相聯合,題目早發明、早處理,風險早預警、早消除。”韓曉燕說。
此刻臺基營村里,同鄉們年夜到外出務工怎么找“謀生”,小到扭秧歌舞步該往哪邊轉,都愿意找“曉燕書記”出出主張。同鄉們的心氣足了,村里的面孔也面目一新——從渣滓分類到文明禮節,從文藝運動到周遭的狀況醜化,大師伙包養網兒自發干、一路干。
李嬋女白叟逢人就夸,“瞧瞧,大師這精力頭兒,此刻年青人都有閒事兒,咱白叟也能納福,心里頭安閒啊。”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加倍精準、高效的任務方法做好防返貧監測任務,確保每一個脫貧家庭都能穩步增添支出。同時,還要經由過程豐盛多彩的體裁運動,加強凝集力與向心力,讓大師實在感觸感染到和美村落的暖和與氣力。”說起新年預計,韓曉燕信念實足。
海南省三亞市育才生態區那受村駐村第一書記肖春雷——讓同鄉種出更好的果菜
國民日報記者 李曉晴
農積年剛過,肖春雷就離開百畝蔬菜瓜果年夜棚基地實驗田旁,細心觀察紫色釋迦苗的包養長勢。“往年,村里的紫色釋迦第一年掛果,市場反應不錯。我們又抓緊育了一批苗。過幾天這1.4萬株種苗就不花錢供給給農戶,此刻村里正組織村平易近報名認領蒔植呢。”
肖春雷的派駐單元是三亞市寒帶農業迷信研討院。2021年他離開那受村時,發明村平易近多以蒔植夏季瓜菜、芒果、檳榔為主。“村里成長果菜蒔植的天然前提不錯,但曩昔的財產市場競爭力不強,帶動增見效果不顯明。讓村平易近穩固增收,要把更好的種類引進村里,把更高效的蒔植技巧教給農人,讓他們種出更好的瓜菜、生果。”肖春雷說。
從農技員到第一書記,肖春雷對地盤有著自然的情感,那受村的田間地頭一年四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我在研討院里干的就是農業科技辦事研討,日常平凡也會往一線向農人推行合適本地蒔植的種類、技巧。當了駐村干部,和村平易近打交道一點不感到生分,有包養網啥技巧困難我隨叫隨到,帶著同鄉們一路干。”在肖春雷看來,這是他當駐村第一書記的上風。
駐村時代,肖春雷不只引進紫色釋迦、納壽彩虹西瓜、羊角蜜等新種類,還引進了南繁瓜菜嫁接育苗技巧,進步瓜菜的抗病性、順應性和產量。2022年,他和村兩委商討把南繁瓜菜嫁接育苗項目在村里以訂單生孩子形式推行,昔時便完成了本錢收受接管并為村所有人全體發明了24萬元的利潤。截至今朝,僅育苗財產就為那受村村所有人全體經濟進獻了100萬元的支出。
就在年前,那受村村平易近蘇云龍地里的黃瓜趕上了霜霉病,“碰到蒔植技巧困難,第一時光就打德律風給肖書記。”肖包養網春雷接了德律風就趕到地里,開出殺菌劑藥方,蘇云龍心里一下結壯了,“肖書記,本年紫色釋迦我們家也種!”
“輔助農人處理技巧困難是授包養網人以魚,要害還要授人以漁,進步農人農業常識和技巧程度。”肖春雷創立“田間講堂”黨建brand,組織黨員現場講解當季實用的農業常識和技巧,3年來組織的各項專門研究技巧培訓共1370人次介入。
肖春雷一直沒有停下對更優質種苗的培養摸索。他說:“每年都要試種五六十個種類,包養就拿黃瓜來說,往年跟天津科潤黃瓜研討所一起配合,選育出了‘津優619’這個高產物種,估計畝均產量能比此刻地里的種類進步2000—3000斤。”
現在,那受村的村平易近都很接待新種類、新技巧,蒔植選擇不竭豐盛,經濟效益不竭浮現。2021年到2024年,村所有人全體經濟支出從24.6萬元增加到244萬元,脫貧生齒年人均可安排支出從16868元增加到29包養184元。
談及新一年的任務重點,肖春雷笑著道:“持續做好農人培訓,增加他們自立成長財產的才能,再把現有的財產往縱深做,連續做種類改進、蒔植精緻化治理,同時拓展市場、打造brand。要做好三時間過得真快,無聲無息,一眨眼,藍雨花就要回家的日子。產融會,村里的‘榴蓮主題共享農莊’‘那受·里鄉野會客堂’‘南塔藝谷’等村落游玩項目都在慢慢推動……”看著滿滿的任務打算表,肖春雷說:“總之要把財產更好地留在村里,把財產收益更多地包養留給村平易近。”
甘肅省莊浪縣韓店鎮東門村駐村第一書記賈盛——把更多科技資本引進村
國民日報記者 鄧劍洋
“我們的蘋果果形豐滿,咬上一口又甜又脆。”韓店鎮電商運營示范中間內,東門村駐村第一書記賈盛正在直播帶貨。
賈盛來自南開年夜學數學迷信學院,2023年11月被遴派到東門村擔負駐村第一書記。“到村里時,財產成長剛有起色,農產物發賣也剛翻開包養渠道,若何更好增進村落成長、帶動村平易近增收,對我來說是不小的挑釁。”賈盛說。
清楚村落,才幹更好復興村落。扎根田間地頭,挨家挨戶訪問,深刻清楚村平易近所思所想所盼。賈盛與村兩委干部按期對農戶停止靜態監測,精準辨認易返貧致貧戶,樹立幫扶臺賬,因戶施策制訂幫扶辦法。
“把年夜學里豐盛的科技、專家資本引進村里,會給村落帶來紛歧樣的變更。”科普宣講、普法宣揚、義診辦事……一批又一批的南開年夜學包養師生離開東門村展開社會實行。一場場常識講座、一次次貼心義診拉近了包養網師生與村平易近的間隔。“現在在村里,同鄉們看見我們的教員和同窗都特殊親熱。”賈盛說。
丹參蒔植是東門村的重點財產,賈盛推進南開年夜學自立研發的優質丹參種苗“落戶”村里,約請農業專家依據村里現實情形,優化蒔植技巧培訓計劃。從精準掌握收穫時光到連續優化田間治理,再到迷信防治病蟲害,丹參財產敏捷成長。
“跟著南開年夜學·甘肅莊浪性命迷信(丹參財產)博士辦事站和甘肅莊浪丹參科技小院的成立,我們盼望可以或許培養出加倍優質的丹參種苗,讓好種子帶來好收穫。”賈盛先容,跟著蒔植範圍不竭擴展,莊浪縣丹參財產慢慢走出東門村。今朝在莊浪縣岳堡鎮,一個集種質立異、產物研發、科普研學于一體的丹參科技立異園正在加緊扶植。
教導幫扶扶出特點。踏進結業季,賈盛應用所長輔助村里的高中結業生停止個人工作計劃教導和志愿填報教導。“近年來,南開年夜學經由過程捐建‘魯班工坊’‘南開書屋’,遴派研討生支教團,樹立包養網幫扶機制等方法無力支撐了莊浪縣的教導成長。”賈盛說,“能為本地的先生們供給更好的教導資本,輔助他們更好地生長,我們覺得很驕傲。”
文明興村增活氣。東門村文明廣場的主題墻繪更換新的資料包養補葺后,村落風包養采面目一新。為做年夜村里的蘋果財產,賈盛引進南開年夜學文學院團隊,深刻發掘包養網文明內在,拍攝專題片《我在莊浪種蘋果》,晉陞“莊浪蘋果”brand價值;特別開闢“定制蘋果”,拓寬蘋果的市場銷路。
“漂亮村落佈滿盼我以為我的眼淚已經乾了,沒想到還有眼淚。望,也供給了干事創業的遼闊舞臺。新的一年,我們將進一個步驟完美村里的基本舉措措施,對村里的部門排溝渠和途徑停止補葺,改良人居周遭的狀況。”賈盛表現,“我們將持續推動東門村中藥材財產的轉型進級,讓鄉村電商、直播帶貨等更好賦能村落財產成長,把村落周全復興的‘多彩畫卷’刻畫得加倍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