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0日,饶宗颐出席在东莞长安镇举行的“饶宗颐美术馆”奠基活动,这是媒体报道中他生前最后一次在广东公开露面 记者王俊伟 摄
一代学术巨匠 一生情牵岭南
世间再无饶宗颐,天上又添文曲星。時租
饶宗颐,这个在全世界都赢得尊重的一代学术巨匠,一生都跟广东有着紧密的联系。
潮州是饶宗颐教授的故乡,在这里他首执教鞭,走上了学术道路;他曾在广州求学任教,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根基;他任教于香港,开拓了学术视野奠定了学术地位;上世纪80年代起,饶宗颐频繁回到内地,回到广东,跟深圳、东莞都结下不解之缘。
评价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
他的离世是国际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2月6日傍晚,羊城晚报记者收到香港中文大学发布给媒体的《敬悼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一文,内文写道:四十多年來,中大与饶宗颐教授结下不解之缘。饶宗颐自1973 年起出任中大中文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荣休后于中国文化研究所及艺术系担任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及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讲座教授。1993年,饶教授更于大学新亚书院建立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并创办《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丛刊》。多年来,他多次慷慨惠赠书画墨宝予大学永久庋藏,并积极匡助大学推动学术发展,提供真知灼见。他于2003 年获中大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表示:“饶宗颐教授与中文大学结缘超过半个世纪,他积极匡助中文大学推动学术发展,成就斐然。饶教授毕生奉献教育事业及国学研究,培育莘莘学子,他的离世对中文大学及国际学术界是重大损失。大学同人将铭记饶教授的指导及扶助,我谨代表中大向饶教授的家人致以诚挚慰问。”
饶宗颐1949年到香港,1952至196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1968至1973 年饶教授应新加坡大学之邀,出任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其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饶宗颐于1973 年回港,出任香港中大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小樹屋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荣休。 (记者 沈婷婷)
去年7月,饶宗颐亲临深圳大学见证“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摄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
饶老身上真正体现文化自信
“今早获知饶老仙逝,感到非常心疼,非常可惜。”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就在上个星期,他还与饶老的女婿邓伟雄博士研究,准备在今年加大推广饶老的学术和艺术。去年12月20日,他还陪着饶會議室出租老在东莞长安参加饶宗颐美术馆的奠基。
1987年,洪楚平在暨南大学的一次学术座谈上与饶老认识,自此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身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的洪楚平策划了饶老的书画艺术展,并于2004年初展出。至今,他差不多每年都策划一个跟饶老学术、艺术相关的展览和“誰告訴你的?你的祖母?”她苦笑著問道,喉嚨裡又湧出一股血熱,讓她咽了下去,才吐了出來。活动。在广东,饶老曾给很多大学、中学、学术艺术机构题名。今年的推广计划就是到这些地方做学术和艺术讲座,把饶老的学术艺术成就分享与大家共享。
近十几年来,洪楚平不断地做饶老的学术、艺术活动,与饶老的交往甚多。在他的心目中,“饶老是一位非常慈祥的长者,对年轻人更是厚爱有加。”洪楚平形容:“与饶老交往如沐春风,感觉到很愉小班教學悦、平静,从精神上、学术上、艺术上都获益良多。”饶老亲自帮洪楚平的画室、书斋题名“远希堂”、“云山草堂”,还于2009年手书《偶作示诸生》手卷赠送给他。
“饶老长期生活在海外,一贯爱国爱乡,也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吸收。这种精神非常可贵。从饶老身上,我们后辈可以得到很多启迪。”洪楚平认为,我们不管是为人、做学问,都必须要走正道,持之以恒,不断探求。饶老经常说“求真、求正、求是”。饶老身上非常好地体现了“文化自信”。中国九宮格人要有文化自信,不要妄自菲薄,把“文化自信”融入血液里。
(记者 黄宙辉)
饶宗颐儿时旧居正在修缮中
潮州
饶宗颐旧居将于今年9月开放
瑜伽場地从天啸楼里的儿时求学,到韩山书院的首执教鞭,再到成为一代国学大师、享誉全球,饶宗颐教授在潮州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足迹。获悉饶公仙逝后,羊城晚报记者昨天驱车赶往潮州,实地九宮格探访饶老的家乡。
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毗邻广济桥,与韩文公祠隔江相望。学术馆门口挂着的“颐园”门匾,正是由饶宗颐先生亲自题写。学术馆内的翰墨林大厅展示了饶宗颐生平事迹、学术著作及书画作品等。
在事實上,有時候她真的很想死,但她又捨不得生下自己的兒子。儘管她的兒子從出生就被婆婆收養,不僅親近,甚至對她有些翰墨林大厅,记者看到不少游客正观赏時租場地饶宗颐先生的书画作品。游客小邱告诉记者,她是华南农业大学大四的学生,园林专业的她平常会研究国画艺术作品,对国学大师饶宗颐很是崇敬。早上听闻饶宗颐仙逝,小邱感到十分痛心,决定九宮格来颐园缅怀饶宗颐先生。
馆长陈伟明小樹屋介绍,学术馆始建于1993年,1995年对外开放,选址即是饶公家中一处榨油坊。2006年,恰逢饶公九十寿辰,在原址上经过扩建后的新学术小樹屋馆馆落成,取名颐园。颐园内设有经纬堂、天啸楼等建筑,除介绍饶宗颐的生平、学术成就外,还展示他创作的书画作品及藏书。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馆中“天啸楼”時租空間的匾额正是从饶宗颐故居莼园复制而来的。事实上,整座颐园的创建格局亦多有参考莼园处,部分景致更是直接仿照“莼园”而建。
从饶宗颐学术馆出来后,向西南方向步行大约200米后,便来到了饶宗颐少年时期曾经居住过的莼园(现已改名为淞庐)。据悉,莼园由饶宗颐的父亲饶锷于1930年兴建,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饶家人陆续离开潮州,莼园被转让给新加坡华侨黄景云。目前,该建筑正在修缮,其外立面和主体建筑的修缮已基本完成,而内部的修缮工作将于年后继续推进。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淞庐拟于今年9月份起对外开放。
“天丧斯文、国失重宝!选堂教授,一路走好!”听闻国学大师饶宗颐仙逝的消息后。语言学家、文化学者,韩山师范学院原校长林伦伦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上述悼词。
林伦伦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饶公仙逝的消息传来后,一名研究饶学的研究生在微信上联系他,称自己非常痛心。林伦伦回复该学生称:“对饶公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你研究饶公的论文写好,对我们这些读书人来说,把饶公的研究继续做好,把他的学问发扬光大这就是追悼饶公最好的方法。”
(文/图 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林英涵 陈伟 姚则强)奴隸,現在嫁進我們家了,她丟了怎麼辦?”
东莞
这里有内地首座饶宗颐美术馆
在人生最后的10多年里,饶宗颐与东莞可谓缘深。早在6年前,饶宗颐先生就决定,将国内首家以他命名的美术馆建在东莞长安。直到去年12月20日,饶宗颐美术馆终于在东莞长安奠基。百岁饶公兴致颇高,更是亲临现场,为他的美术馆奠基铲土。
为何饶宗颐要将自己的美术馆选择建在长安呢?东莞长安究竟是如何吸引到饶公的?
实际上,饶宗颐与但即便是濃妝豔抹,害羞的低下頭,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新娘果然是他在山上救出來的那個女孩,就是藍雪芙小姐的女兒东莞可谓结缘已久。早在2003年,饶宗颐先生在东莞长安休养度假,在长安莲花山下创作了《莲峰春晓》小樹屋等许多书画作品,自此与长安结下了深厚情谊。出于对莲花山的钟爱,他每年都在莲花山下居住一两九宮格个星小樹屋期。
2008年,饶老在长安图书馆建立内地首间个人书籍专藏室“选堂书室”,这也聚會是饶宗颐在国内建立的首间个人书籍专藏室;2012年,他正式授权长安镇以饶宗共享空間颐姓名注册、建设美术馆。为推进这项工作,2013年,长安镇在图书馆三楼建设了饶宗颐美术馆(展览厅)作为过渡性展馆,收藏、展示了一系列饶宗颐的书画作品,并免费向市民开放。2016年,饶老更亲笔写下“东莞市民艺术中心”牌匾赠予东莞市文化馆,对东莞文化事业发展寄予厚望。饶宗颐曾说:“我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长安写成的,长安就像一个对我不离不弃的老朋友,鼓励我,给我创作的灵感。”
由于诸多原因,饶宗颐美术馆迟迟没有破土动工。直到去年,时机成熟之后,长安镇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并同时举办为期一周的市民文化节,以此欢庆美术馆的落户。而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教授看来,长安的饶宗颐美术馆将会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地标,对湾区的文化建设小樹屋有重要意义。
(记者 唐波)
中大
“我的学问是 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
“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中山大学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 饶宗颐先生与中山大学的情缘绵延一生,这位自学成才的一代宗师,深情地将中大当作自己人生中的重要精神家园。
1935年,应中山大学时任校长邹鲁之邀,19岁的饶宗颐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彼时,他的父亲饶鄂去世,饶宗颐承父遗志补修《潮州艺文志》。他在核心刊物《禹贡》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彼时,邹鲁创建了中大广东通志馆,委任著名学者温丹铭为主任。温老先生随即举荐饶宗颐,将这位他赏识的少年英才聘入馆中。
当时中大广东通志馆的藏书量位列全国第二。饶宗颐说过,那段时间他几乎将所有馆里收藏的地方志都看过。跟随饶宗颐30多年的学生、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高级研究员郑炜明说,在中大编纂地方志的这段经历,对于饶宗颐后来学问多面开花起到基础性的影响。后来饶宗颐编写出《广东易学考》,就得益于此时丰富的地方志藏书资料。
1939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心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
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直至1979年,中大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盛邀饶宗颐作为首位境外学者与会,时年62岁的他方才再归故校。
次年,饶宗颐在中文系教授曾宪通陪伴下到全国作学术考察,走访了11个省市,参观了33个博物馆,先后合著出版《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随县曾侯乙墓钟磬铭辞研究》《楚帛书》等考古著作。
此后饶宗颐重回中大愈发频繁:发表学术演讲、与中大教授共同开展研究、编辑书目……1993年筹编《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曾宪通任编委会主任,中大文史哲诸系教师多有助力。
中大校园不少建筑都留下了饶宗颐的墨宝:“陈寅恪故居瑜伽場地”颇具篆法意趣的五个字,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丰盛堂内手书“芙蕖自洁、兰若自芳”……
“饶宗颐先生一直很惦记中大。每逢我到广州出差途经中大,他总会嘱咐我给姜伯勤等中大教授带个口信。”郑炜明说,饶宗颐有一件常挂嘴边的憾事,就是没能与陈寅恪教授在中大做同事。
2014年11月2日,适逢中大九十周年校庆,中大给这位与她有着八十年学术情缘的“学子”颁发了“陈寅恪奖”。
(记者 王倩 通讯员 蔡珊珊)
华师
首篇甲骨文论文 发表在校刊上
饶宗颐在青年时代,曾在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任教。在华师80周年校庆期间,学校出版《木铎金声》一书,由饶公题词书名。
1946年,饶宗颐任教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关于这段历史,在饶宗颐的所有介绍中都非常简略。不过,现存广东省档案馆的“广东省立文理学共享會議室院教职员名册”里,饶宗颐大名赫然在列。
此外,1946年6月1日创刊的《文理学报》创刊号上,有署名为“饶颐”的《殷困民国考》一文。对此,这一期的“启事”专门写道:“《殷困民国考》为研究古代史之力作,因文中甲骨文无法排印,迫得改用石印,由作者亲自誊写,弥觉珍贵。”本文罕见地以饶宗颐的共享會議室手写体发表,是目前所发现的饶宗颐研究甲骨文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2013年10月4日,时任华师校长刘鸣曾赴香港拜望饶宗颐,把这篇论文送给了饶教授。
“谢谢你们,要不这會議室出租篇文章我都忘了!”当饶宗颐接过1946年他发表在母校论文时,高兴地说。他嘱咐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的同事要将此文好好收藏,并特别表示说:“能保留这篇文章,非常难得。”
为庆祝聚會母校八十周年校庆,饶宗颐专门题字“木铎金声”。“木铎”和“金声”,都是古代的乐器或乐器发出的声音。根据《论语》的记载,“木铎”成了教师的别名,木铎的木舌就可被比作教师的“教化之舌”。用“木铎金声”为华南师范大学题词,可见饶老用心良苦。
(记者 王倩 通讯员 杨柳青)
深大
去年挂牌成立 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告诉记者,饶老和深大有着深厚的学术時租空間渊源和感情。早在1984年饶宗颐就担任了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的学术顾问,后来受聘为深圳大学名誉教授。去年,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大举行,百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饶宗颐也亲临见证,并专函致贺。
2017年7月12日下午,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大科技楼二号报告厅举行時租,百岁高龄的饶宗颐亲临见证,并专函致贺。
当时,羊城晚报记者也在现场,整个深大科技报告厅被围得水泄不通,走廊上都挤满了人,不少深大的学生感叹:能够一睹大师风采,三生有幸。
作为深大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院长,刘洪一表示,深大成立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旨在顺应国家发展民族需要,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咨政服务、文化传播为职能,着力“饶学与香港1對1教學文化”、“文化传承与核心价值观”、“文化走出去与跨文化私密空間比较”诸方面,致力中华文化講座传承创新,架设世界文明桥梁,践行大学神圣使命,为民族复兴教學場地伟业躬行尽力。
饶宗颐与深大的缘分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9月,饶先生应邀参加深大中文系、国学所的成立会议,担任国学所顾问,并为学生授课。1995年6月,饶先生受聘深大名誉教授。2005年3月,担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顾问。2016年12月,深大成立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饶先生表示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发展,并应深大邀请欣然担任研究院名誉院长和学术顾问。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景海峰回忆称,30多年前,饶宗颐应邀前来参加深圳大学与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合办的“国学研讨班”,给国内各高校从事文史研究、古籍整理的青教學場地年老师们讲课。“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源源不断,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
(记者 沈婷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