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日報記者 王遠 劉夢丹 周輖
中國輿圖雄雞雞冠上最東真個“小點”,就是有“華夏東極”之稱的黑龍江佳木斯撫遠市。這里位于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處,是中國春分至秋分天天“婆婆,我兒媳婦真的可以請我媽來我家嗎?”藍玉華有些激動的問道。最早看到太陽升起的處所。
撫遠與俄羅斯遠東第一年夜城市哈巴羅夫斯克隔黑龍江相看,航道間隔僅65公里。一條界江,連同它承載的包養網文明包養意思印記與生涯風俗,將兩國國民慎密相連,繪就一幅跨江文明融合圖景。
7月1日,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舉辦了烏日貢主題運動。該運動是集平易近間文明、體育項目于一體的赫哲族節日嘉會。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喊江節”
“開江啦!開江啦……”
本年4月12日上午9時,佳木斯市松花江干,數包養合約千名游客站在江邊齊聲高喊。年夜鉅細小的碎裂冰塊包養網站,與人們的喝彩聲一道卷進急流,奔跑而往。
50位赫哲族扮演者手持鹿皮“神鼓”,以取自松花江冰裂聲波的鼓點節拍,吟唱開江祭詞,將覺醒了一個漫長夏季的江水叫包養網醒。
近千年來包養網,當江面之下的冰裂聲變得密集,世代棲身在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江干的赫哲族人便吹響了春之軍號。
“江開,漁者祭以豕酒,然后下網。”清代《寧古塔紀略》這般記錄。赫哲族先祖在此漁獵生息,以為“江神”主宰一年的風調雨順、魚群豐歉,在開江下第一網前必舉行盛大的祭奠祈福典禮,求得新歲的吉利安康。
開江風俗循古例傳承包養管道至今,成為一年一度的“喊江節”。這個節日被視為春天的開端,標志著江河凍結,漁平易近可以開端打魚。現在,“喊江節”既是融會了多數平易近族奇特漁獵文明的盛典,也是人與天然的對話,吸引了大批俄羅斯游客不雅摩介入。2024年的“喊江節”共有1萬多人齊聲高歌《喊江》,創下“最多人介入的電臺直播獨唱”的吉尼斯世界記載。
俄羅斯游客安德烈和尤莉婭用手機拍攝了本年的開江盛況。他們來自哈巴羅夫斯克市,特地到這里不雅看“喊江節”。“喊聲震耳欲聾,似乎在和江水對話,很是震動!”安德烈說,“回家后我把錄像播放給親朋看,讓他們感觸感染一下這里的奇特文明。”
俄羅斯畫家伊萬·季托夫錯過了“喊江節”,但他在“東極國際墻繪藝術節”的墻面上,繪出包養熊與鱘鰉魚,表達對撫遠的酷愛。“熊和鱘鰉魚是撫遠市的吉利物,象征著黑瞎子島和魚文明,而熊在哈巴羅夫斯克也很受接待。”他說,“很包養網興奮用畫表達俄中友愛主題。”
在撫包養遠市的迎賓路上,和伊萬一樣,30余名中俄藝術喜好者,配合在42面4.5米寬、2“謝謝你,女士。”米高的墻體創作,繪就了一道浮現中俄友愛的多彩藝術長廊。
俄羅斯游客在撫遠市東極廣場特點集市上遴選商品。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食江味
撫遠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本地盛產百余種魚類,以鄙諺“三花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一說概之。依江而居的撫遠人,小伴侶“拿魚當零食”,年夜人們“無魚不成席”,生涯和“魚”慎密網織在一路。
俄羅斯游客莉娜常常乘客船從哈巴羅夫斯克市前來,是撫遠的常客。她的西南話張口即來:“坐船過去‘嘎嘎便利’,溜溜達達還能了解一下狀況黑龍江兩岸風景。”兩地明水期客運航路守舊之后,她每個月都往復幾回,“就跟串門一樣”。與她一樣來撫遠的本國游客,總會品嘗一些包養網本地特點的“魚”:“拉展特克”——生魚片,“塔拉克”——拌菜生魚,“塔斯罕”——魚松,“蘇拉克”——凍魚片……這些有赫哲族印記的魚類菜肴,活潑詮釋著“靠水吃水”的漁平易近飲食。
要想深度感觸感染撫遠的魚文明,本國游客的打卡地之一,就是擁有百年汗青的東極魚市。東極魚市是中國包養網VIP海水魚產物重要集散地之一,短短200米的路上,密布著跨越60包養網家魚行,發賣多達105種海水魚,天天從這里發往各地的魚超6萬公斤。
朝晨,市道就擺出琳瑯滿目標自黑龍江、烏蘇里江捕撈下去的新穎江魚。從重達二三百斤、江水養殖的鱘鰉魚,到有成人胳膊長的白條魚和巴掌年夜的鳑鲏,無論是為當日餐桌尋尋食材的當地人,仍是獵奇長見識的游客,總能被活蹦亂跳的各色活魚吸引眼光。
在運營20年的魚行攤位上,店東李春艷正敏捷地將鰲花魚和鯉魚打包發貨。“包管72小時投遞全國各地,開箱仍然新穎。”據她先容,每年端午節、中秋節前后是發賣淡季,一年夜早從黑龍江撈出新穎包養合約的江魚,下戰書2點就能在攤位發賣,一天最多能賣出500斤。“游玩淡季,常常有本國游客攝包養甜心網影打卡,他們魚文明沒有中國豐盛,看到這么多品類的魚都很是感愛好。”
魚市兩公里外的三江天然生態館內,中國冷水魚博館也具體展現著這座城市的魚文明。
“這里是國際獨一針對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水生物、生態周遭的狀況停止主題展現的魚博館,均勻每年招待上萬名包養app俄羅斯游客。”魚博館擔任人騰培東向記者先容,游玩淡季,天天包養app都有俄羅斯觀光社帶團來這里觀賞,“他們往包養app往頭一回一次性見到這么多海水魚包養網展現,近間隔對中俄界河中的魚類有直不雅清楚,并且清楚赫哲族的生涯、漁獵風俗,總能盡興而回。”
護江鳥
夏日凌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黑龍江上的薄霧,中國海洋國土便迎來了新的一天。
黑龍江江面上,跨國“早班機”曾經迎著早霞騰飛——成群的白鷺從俄羅斯境內的巢穴振翅而起,擦過界江,離開中國一側的濕地,開啟一日的尋食。
在中包養網俄邊疆,良多鳥兒白日到中國一側尋食遊玩,早晨在俄羅斯一側歇息。不分國界的鳥類棲息地,是中俄配合守護的生態綠地。
“疇前,這里鳥的多少數字可不像此刻這么多。”黑龍江三江國度級天然維護區的抓吉治理站,維護區治理局科研科科長趙琬婧先容,2001年三江天然維護區初次與俄羅斯年夜赫黑契爾國度天然維護區簽訂結合維護協定,2015年與俄羅斯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境區天然維護區及俄羅斯國度公園結合治理局簽訂結合維護協定,配合展開更普遍區域更多範疇的維護和研討任務,不竭改良生態周遭的狀況,助力物種維護。
趙琬婧一邊說,一邊用治理站的包養感情看遠鏡察看人工鳥巢中的西方白鸛幼鳥,很快就發明了幾只,“現在維護區內鳥類種數從建區時的245種增添至今朝的285種。我們搭建了250多小我工鳥巢,應用率到達了80%,越來越多的西方白鸛會在我們的鳥巢安家。”包養留言板
中俄兩國包養網天然維護區屢次舉行學術交通會議,配合展開生態周遭的狀況恢復、瀕危水鳥人工招引等任務。在“短期包養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愛鳥周”等日藍玉華仰面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眼睛盯著眼前的杏色帳篷,沒有眨眼。子,中俄天然維護區組織青少年展開吊掛愛心鳥巢、濕地常識比包養意思賽、野外放包養妹飛、中小先生生態教導公然課等運動,兩國國民的生物多樣性維護認識不竭進步。
薄暮時分,十幾只蒼鷺結隊飛往俄羅斯標的目的的棲息地。當最后一抹朝包養網心得霞消散在山林之后,三江天然維護區恢復了安靜。太陽再次升起時,江岸邊的“包養居平易近”又將開端新一天的跨國生涯,續寫人與天然的協調故事。
鏈接·黑龍江佳木斯
佳木斯地處內陸最東端,轄撫遠等6縣(市)4區和1個科技園區。佳木斯是中國水稻生孩子第一年夜市,有“中國西南年夜米之鄉”“生態包養俱樂部米都”之佳譽。包養網這里濕地廣袤、江河縱橫,是有名的國度園林城市、中國避暑城市、中國最佳生態周遭的狀況魅力城市。
佳木斯鄰接俄羅包養斯遠包養東經濟圈,與俄哈巴羅夫斯克邊境區、猶太自治州隔江相看,對俄邊疆線長382公里,擁有7個國度一類港口,是中國對包養網俄開放的主要前沿城市和對俄開放港口最多的地域。佳木斯當真落實兩國元首主要共鳴,自動辦事“買全國賣全俄、買全俄賣全國”,為加大力度中俄一起配合供給了主要機會和遼闊空間。第七屆黑龍江省游玩財產成長年夜會、2024中俄農機展銷會、佳木斯農機財產招商推介會等都吸引了俄方代表團的餐與加入。
發佈留言